多级缓存
传统的缓存策略一般是请求到达Tomcat后,先查询Redis,如果未命中则查询数据库
- 请求要经过Tomcat处理,Tomcat的性能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
- Redis缓存失效时,会对数据库产生冲击
多级缓存就是充分利用请求处理的每个环节,分别添加缓存,减轻Tomcat压力,提升服务性能
- 浏览器访问静态资源时,优先读取浏览器本地缓存
- 访问非静态资源(ajax查询数据)时,访问服务端
- 请求到达Nginx后,优先读取Nginx本地缓存
- 如果Nginx本地缓存未命中,则去直接查询Redis(不经过Tomcat)
- 如果Redis查询未命中,则查询Tomcat
- 请求进入Tomcat后,优先查询JVM进程缓存
- 如果JVM进程缓存未命中,则查询数据库
在多级缓存架构中,Nginx内部需要编写本地缓存查询、Redis查询、Tomcat查询的业务逻辑,因此这样的nginx服务不再是一个反向代理服务器,而是一个编写业务的Web服务器了,Nginx编程则会用到OpenResty框架结合Lua这样的语言,因此这样的业务Nginx服务也需要搭建集群来提高并发,再有专门的nginx服务来做反向代理,Tomcat服务将来也会部署为集群模式
多级缓存的关键有两个
- 一个是在nginx中编写业务,实现nginx本地缓存、Redis、Tomcat的查询
- 另一个就是在Tomcat中实现JVM进程缓存
JVM进程缓存
缓存在日常开发中启动至关重要的作用,由于是存储在内存中,数据的读取速度是非常快的,能大量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,减少数据库的压力
- 分布式缓存,例如Redis:
- 优点:存储容量更大、可靠性更好、可以在集群间共享
- 缺点:访问缓存有网络开销
- 场景:缓存数据量较大、可靠性要求较高、需要在集群间共享
- 进程本地缓存,例如HashMap、GuavaCache:
- 优点:读取本地内存,没有网络开销,速度更快
- 缺点:存储容量有限、可靠性较低、无法共享
- 场景:性能要求较高,缓存数据量较小
Caffeine是一个基于Java8开发的,提供了近乎最佳命中率的高性能的本地缓存库。目前Spring内部的缓存使用的就是Caffeine
Caffeine
基本API示例
1 |
|
Caffeine提供了三种缓存驱逐策略
基于容量:设置缓存的数量上限
1
2
3
4// 创建缓存对象
Cache<String, String> cache = Caffeine.newBuilder()
.maximumSize(1) // 设置缓存大小上限为 1
.build();基于时间:设置缓存的有效时间
1
2
3
4
5// 创建缓存对象
Cache<String, String> cache = Caffeine.newBuilder()
// 设置缓存有效期为 10 秒,从最后一次写入开始计时
.expireAfterWrite(Duration.ofSeconds(10))
.build();基于引用:设置缓存为软引用或弱引用,利用GC来回收缓存数据。性能较差,不建议使用
在默认情况下,当一个缓存元素过期的时候,Caffeine不会自动立即将其清理和驱逐。而是在一次读或写操作后,或者在空闲时间完成对失效数据的驱逐
Lua语法入门
Lua 是一种轻量小巧的脚本语言,用标准C语言编写并以源代码形式开放, 其设计目的是为了嵌入应用程序中,从而为应用程序提供灵活的扩展和定制功能
Hello World
CentOS7默认已经安装了Lua语言环境,所以可以直接运行Lua代码
变量和循环
任何语言必然离不开变量,而变量的声明必须先知道数据的类型
数据类型 | 描述 |
---|---|
nil | 只有值nil属于该类,表示一个无效值(在条件表达式中相当于false) |
boolean | 包含两个值:false和true |
number | 表示双精度类型的实浮点数 |
string | 字符串由一对双引号或单引号来表示 |
function | 由 C 或 Lua 编写的函数 |
table | Lua 中的表(table)其实是一个”关联数组”(associative arrays),数组的索引可以是数字、字符串或表类型。在 Lua 里,table 的创建是通过”构造表达式”来完成,最简单构造表达式是{},用来创建一个空表。 |
Lua提供了type()
函数来判断一个变量的数据类型
变量
Lua声明变量的时候无需指定数据类型,而是用local来声明变量为局部变量
1 | -- 声明字符串,可以用单引号或双引号, |
Lua中的table类型既可以作为数组,又可以作为Java中的map来使用。数组就是特殊的table,key相当于数组角标
1 | -- 声明数组 ,key为角标的 table |
Lua中的数组角标是从1开始
1 | -- 访问数组,lua数组的角标从1开始 |
循环
遍历数组
1 | -- 声明数组 key为索引的 table |
遍历普通table
1 | -- 声明map,也就是table |
条件控制、函数
函数
定义函数的语法
1 | function 函数名( argument1, argument2..., argumentn) |
定义一个函数,用来打印数组
1 | function printArr(arr) |
条件控制
语法
1 | if(布尔表达式) then |
布尔表达式中的逻辑运算是基于英文单词
操作符 | 描述 | 实例 |
---|---|---|
and | 逻辑与操作符。 若 A 为 false,则返回 A,否则返回 B。 | (A and B) 为 false。 |
or | 逻辑或操作符。 若 A 为 true,则返回 A,否则返回 B。 | (A or B) 为 true。 |
not | 逻辑非操作符。与逻辑运算结果相反,如果条件为 true,逻辑非为 false。 | not(A and B) 为 true。 |
demo
1 | -- 打印table |
实现多级缓存
安装OpenResty
OpenResty 是一个基于 Nginx的高性能 Web 平台,用于方便地搭建能够处理超高并发、扩展性极高的动态 Web 应用、Web 服务和动态网关
- 具备Nginx的完整功能
- 基于Lua语言进行扩展,集成了大量精良的 Lua 库、第三方模块
- 允许使用Lua自定义业务逻辑、自定义库
安装OpenResty的依赖开发库
1
yum install -y pcre-devel openssl-devel gcc --skip-broken
安装OpenResty仓库
在 CentOS 系统中添加
openresty
仓库,便于未来安装或更新软件包(通过yum check-update
命令)1
yum-config-manager --add-repo https://openresty.org/package/centos/openresty.repo
命令不存在,则运行
1
yum install -y yum-utils
安装OpenResty
1
yum install -y openresty
安装opm工具
opm是OpenResty的一个管理工具,可以帮助我们安装一个第三方的Lua模块
1
yum install -y openresty-opm
目录结构
默认情况下,OpenResty安装的目录是:
/usr/local/openresty
OpenResty就是在Nginx基础上集成了一些Lua模块
配置nginx的环境变量
打开配置文件
1 | vim /etc/profile |
在最下面加入两行
1 | export NGINX_HOME=/usr/local/openresty/nginx |
NGINX_HOME:后面是OpenResty安装目录下的nginx的目录
然后让配置生效
1 | source /etc/profile |
启动
1 | # 启动nginx |
OpenResty快速入门
- windows上的nginx用来做反向代理服务,将前端的查询商品的ajax请求代理到OpenResty集群
- OpenResty集群用来编写多级缓存业务
反向代理流程
商品详情页使用的是假的商品数据。不过在浏览器中,可以看到页面有发起ajax请求查询真实商品数据
请求地址是localhost,端口是80,就被windows上安装的Nginx服务给接收到了。然后代理给了OpenResty集群
在OpenResty中编写业务,查询商品数据并返回到浏览器
OpenResty监听请求
OpenResty的很多功能都依赖于其目录下的Lua库,需要在nginx.conf中指定依赖库的目录,并导入依赖
- 添加对OpenResty的Lua模块的加载
修改/usr/local/openresty/nginx/conf/nginx.conf
文件
1 | #lua 模块 |
- 监听/api/item路径
修改/usr/local/openresty/nginx/conf/nginx.conf
文件,在nginx.conf的server下面,添加对/api/item这个路径的监听
1 | location /api/item { |
这个监听,类似于SpringMVC中的@GetMapping("/api/item")
做路径映射,而content_by_lua_file lua/item.lua
则相当于调用item.lua这个文件,执行其中的业务,把结果返回给用户。相当于java中调用service
编写item.lua
- 在
/usr/loca/openresty/nginx
目录创建文件夹:lua - 在
/usr/loca/openresty/nginx/lua
文件夹下,新建文件:item.lua - 编写item.lua,返回假数据 item.lua中,利用ngx.say()函数返回数据到Response中
1 | ngx.say('{"id":10001,"name":"SALSA AIR","title":"RIMOWA 21寸托运箱拉杆箱 SALSA AIR系列果绿色 820.70.36.4","price":17900,"image":"https://m.360buyimg.com/mobilecms/s720x720_jfs/t6934/364/1195375010/84676/e9f2c55f/597ece38N0ddcbc77.jpg!q70.jpg.webp","category":"拉杆箱","brand":"RIMOWA","spec":"","status":1,"createTime":"2019-04-30T16:00:00.000+00:00","updateTime":"2019-04-30T16:00:00.000+00:00","stock":2999,"sold":31290}') |
- 重新加载配置
1 | nginx -s reload |
请求参数处理
在OpenResty接收前端请求,但是返回的是假数据。要返回真实数据,必须根据前端传递来的商品id,查询商品信息才可以
获取参数的API
OpenResty中提供了一些API用来获取不同类型的前端请求参数
获取参数并返回
商品id是以路径占位符方式传递的,可以利用正则表达式匹配的方式来获取ID
- 获取商品id
修改/usr/loca/openresty/nginx/nginx.conf
文件中监听/api/item的代码,利用正则表达式获取ID
1 | location ~ /api/item/(\d+) { |
- 拼接ID并返回
修改/usr/loca/openresty/nginx/lua/item.lua
文件,获取id并拼接到结果中返回
1 | -- 获取商品id |
- 重新加载并测试
运行命令以重新加载OpenResty配置
1 | nginx -s reload |
刷新页面可以看到结果中已经带上了ID
查询Tomcat
拿到商品ID后,本应去缓存中查询商品信息,不过目前还未建立nginx、redis缓存。因此,需要先根据商品id去tomcat查询商品信息
发送http请求的API
nginx提供了内部API用以发送http请求
1 | local resp = ngx.location.capture("/path",{ |
- resp.status:响应状态码
- resp.header:响应头,是一个table
- resp.body:响应体,就是响应数据
path是路径,并不包含IP和端口。这个请求会被nginx内部的server监听并处理,将这个请求发送到Tomcat服务器,还需要编写一个server来对这个路径做反向代理
1 | location /path { |
封装http工具
封装一个发送Http请求的工具,基于ngx.location.capture来实现查询tomcat
- 添加反向代理,到windows的Java服务
item-service中的接口都是/item开头,监听/item路径,代理到windows上的tomcat服务,修改 /usr/local/openresty/nginx/conf/nginx.conf
文件,添加一个location,以后,只要调用ngx.location.capture("/item")
,就一定能发送请求到windows的tomcat服务
1 | location /item { |
- 封装工具类
OpenResty启动时会加载以下两个目录中的工具文件,自定义的http工具需要放到这个目录下
在/usr/local/openresty/lualib
目录下,新建一个common.lua文件
1 | -- 封装函数,发送http请求,并解析响应 |
这个工具将read_http函数封装到_M这个table类型的变量中,并且返回,这类似于导出。使用的时候,可以利用require('common')
来导入该函数库,这里的common是函数库的文件名
- 实现商品查询
修改/usr/local/openresty/lua/item.lua
文件,使用封装的函数库实现对tomcat的查询
1 | -- 引入自定义common工具模块,返回值是common中返回的 _M |
这里查询到的结果是json字符串,并且包含商品、库存两个json字符串,页面最终需要把两个json拼接为一个json,先把JSON变为lua的table,完成数据整合后,再转为JSON
CJSON工具类
OpenResty提供了一个cjson的模块用来处理JSON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
- 引入cjson模块
1 | local cjson = require "cjson" |
- 序列化
1 | local obj = { |
- 反序列化
1 | local json = '{"name": "jack", "age": 21}' |
实现Tomcat查询
修改item.lua中的业务,添加json处理功能
1 | -- 导入common函数库 |
基ID负载均衡
在实际开发中tomcat一定是集群模式,因此,OpenResty需要对tomcat集群做负载均衡,而默认的负载均衡规则是轮询模式
实现
修改/usr/local/openresty/nginx/conf/nginx.conf
文件,实现基于ID做负载均衡
- 定义tomcat集群,并设置基于路径做负载均衡
1 | upstream tomcat-cluster { |
- 修改对tomcat服务的反向代理,目标指向tomcat集群
1 | location /item { |
- 重新加载OpenResty
1 | nginx -s reload |
测试
启动两台tomcat服务
同时启动
清空日志后,再次访问页面,可以看到不同id的商品,访问到了不同的tomcat服务
Redis缓存预热
Redis缓存会面临冷启动问题
冷启动:服务刚刚启动时,Redis中并没有缓存,如果所有商品数据都在第一次查询时添加缓存,可能会给数据库带来较大压力
缓存预热:在实际开发中,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统计用户访问的热点数据,在项目启动时将这些热点数据提前查询并保存到Redis中
- Docker安装Redis
1 | docker run --name redis -p 6379:6379 -d redis redis-server --appendonly yes |
- 在item-service服务中引入Redis依赖
1 | <dependency> |
- 配置Redis地址
1 | spring: |
- 编写初始化类
缓存预热需要在项目启动时完成,并且必须是拿到RedisTemplate之后。利用InitializingBean
接口来实现,因为InitializingBean
可以在对象被Spring创建并且成员变量全部注入后执行
1 |
|
查询Redis缓存
封装Redis工具
OpenResty提供了操作Redis的模块,只要引入该模块就能直接使用。为了方便,将Redis操作封装到之前的common.lua工具库中,修改/usr/local/openresty/lualib/common.lua
文件:
- 引入Redis模块,并初始化Redis对象
1 | -- 导入redis |
- 封装函数,用来释放Redis连接,其实是放入连接池
1 | -- 关闭redis连接的工具方法,其实是放入连接池 |
- 封装函数,根据key查询Redis数据
1 | -- 查询redis的方法 ip和port是redis地址,key是查询的key |
- 导出
1 | -- 将方法导出 |
完整的common.lua
1 | -- 导入redis |
实现Redis查询
- 修改
/usr/local/openresty/lua/item.lua
文件,添加一个查询函数
1 | -- 导入common函数库 |
- 而后修改商品查询、库存查询的业务
Nginx本地缓存
本地缓存API
OpenResty为Nginx提供了shard dict的功能,可以在nginx的多个worker之间共享数据,实现缓存功能
- 开启共享字典,在nginx.conf的http下添加配置
1 | # 共享字典,也就是本地缓存,名称叫做:item_cache,大小150m |
- 操作共享字典
1 | -- 获取本地缓存对象 |
实现本地缓存查询
- 修改
/usr/local/openresty/lua/item.lua
文件,修改read_data查询函数,添加本地缓存逻辑
1 | -- 导入共享词典,本地缓存 |
- 修改item.lua中查询商品和库存的业务,实现最新的read_data函数
其实就是多了缓存时间参数,过期后nginx缓存会自动删除,下次访问即可更新缓存。这里给商品基本信息设置超时时间为30分钟,库存为1分钟。因为库存更新频率较高,如果缓存时间过长,可能与数据库差异较大
完整的item.lua文件
1 | -- 导入common函数库 |
缓存同步
大多数情况下,浏览器查询到的都是缓存数据,如果缓存数据与数据库数据存在较大差异,可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。所以必须保证数据库数据、缓存数据的一致性,这就是缓存与数据库的同步
数据同步策略
设置有效期:给缓存设置有效期,到期后自动删除。再次查询时更新
- 优势:简单、方便
- 缺点:时效性差,缓存过期之前可能不一致
- 场景:更新频率较低,时效性要求低的业务
同步双写:在修改数据库的同时,直接修改缓存
- 优势:时效性强,缓存与数据库强一致
- 缺点:有代码侵入,耦合度高;
- 场景:对一致性、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缓存数据
异步通知:修改数据库时发送事件通知,相关服务监听到通知后修改缓存数据
- 优势:低耦合,可以同时通知多个缓存服务
- 缺点:时效性一般,可能存在中间不一致状态
- 场景:时效性要求一般,有多个服务需要同步
- 基于MQ的异步通知
- 商品服务完成对数据的修改后,只需要发送一条消息到MQ中
- 缓存服务监听MQ消息,然后完成对缓存的更新
- 基于Canal的通知
- 商品服务完成商品修改后,业务直接结束,没有任何代码侵入
- Canal监听MySQL变化,当发现变化后,立即通知缓存服务
- 缓存服务接收到canal通知,更新缓存
Canal
Canal [kə’næl],canal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一款开源项目,基于Java开发。基于数据库增量日志解析,提供增量数据订阅&消费,Canal是基于mysql的主从同步来实现的,MySQL主从同步的原理如下
- MySQL master 将数据变更写入二进制日志( binary log),其中记录的数据叫做binary log events
- MySQL slave 将 master 的 binary log events拷贝到它的中继日志(relay log)
- MySQL slave 重放 relay log 中事件,将数据变更反映它自己的数据
而Canal就是把自己伪装成MySQL的一个slave节点,从而监听master的binary log变化。再把得到的变化信息通知给Canal的客户端,进而完成对其它数据库的同步
安装Canal
Canal是基于MySQL的主从同步功能,因此必须先开启MySQL的主从功能才可以
开启MySQL的主从功能
开启binlog
修改mysql容器挂载的日志文件
1
2log-bin=/var/lib/mysql/mysql-bin
binlog-do-db=dblog-bin=/var/lib/mysql/mysql-bin
:设置binary log文件的存放地址和文件名,叫做mysql-binbinlog-do-db=heima
:指定对哪个database记录binary log events,这里记录heima这个库
设置用户权限
添加一个仅用于数据同步的账户,出于安全考虑,仅提供对db这个库的操作权限
1
2
3create user canal@'%' IDENTIFIED by 'canal';
GRANT SELECT, REPLICATION SLAVE, REPLICATION CLIENT,SUPER ON *.* TO 'canal'@'%' identified by 'canal';
FLUSH PRIVILEGES;重启mysql容器
1
docker restart mysql
安装Canal
创建网络
创建一个网络,将MySQL、Canal、MQ放到同一个Docker网络中
1
docker network create net
让mysql加入这个网络
1
docker network connect net mysql
创建Canal容器
1
2
3
4
5
6
7
8
9
10
11docker run -p 11111:11111 --name canal \
-e canal.destinations=canal \
-e canal.instance.master.address=mysql:3306 \
-e canal.instance.dbUsername=canal \
-e canal.instance.dbPassword=canal \
-e canal.instance.connectionCharset=UTF-8 \
-e canal.instance.tsdb.enable=true \
-e canal.instance.gtidon=false \
-e canal.instance.filter.regex=\canal\..* \
--network net \
-d canal/canal-server:v1.1.5
表名称监听支持的语法
1 | mysql 数据解析关注的表,Perl正则表达式. |
监听Canal
Canal提供了各种语言的客户端,当Canal监听到binlog变化时,会通知Canal的客户端,利用Canal提供的Java客户端,监听Canal通知消息。当收到变化的消息时,完成对缓存的更新,不过这里使用GitHub上的第三方开源的canal-starter客户端,与SpringBoot完美整合,自动装配,比官方客户端要简单好用很多
引入依赖
1 | <dependency> |
编写配置
1 | canal: |
修改Item实体类
通过@Id、@Column、等注解完成Item与数据库表字段的映射
1 |
|
编写监听器
通过实现EntryHandler<T>
接口编写监听器,监听Canal消息
- 实现类通过
@CanalTable("tb_item")
指定监听的表信息- EntryHandler的泛型是与表对应的实体类
1 |
|
在这里对Redis的操作都封装到了RedisHandler这个对象中
1 |
|